科技考古——技术助力浙江绍兴稽山中学遗址考古研究
  • 时间:2025.07.22
  • |
  • 浏览量:4

2024年底,云跻数文团队联合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浙江绍兴稽山中学遗址发掘过程中提供了高精度的三维数据扫描技术支撑,为后续的遗址发掘研究,以及之后的遗址建筑群格局复原与建筑形制复原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2024年底,云跻数文团队联合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浙江绍兴稽山中学遗址发掘过程中提供了高精度的三维数据扫描技术支撑,为后续的遗址发掘研究,以及之后的遗址建筑群格局复原与建筑形制复原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稽中新闻图片1

2023年9月26日,稽山中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地下停车场施工中发现大型木材,绍兴市文物考古所现场确认有战国黑陶豆、印纹硬陶、原始瓷杯等遗物,初步推断地下可能存在越国木构建筑遗存。2024年2月,经浙江省文物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该遗址发掘,目前两期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至11月底,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碳十四测年显示,相关遗存距今约2500年,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勾践建都历史,是越国都城考古的重大发现。该重大发现解决了古城内无越国时期遗存的一大遗憾,为探寻越国都城格局提供重要线索。

首次在绍兴地区发现两汉高等级官署建筑,出土“會稽”“山陰”“如律令永”“山陰丞印”“會稽郡壁”等文字与会稽郡山阴县密切相关,推断该地是汉六朝会稽郡山阴县治所在,是两汉郡县考古的重要发现,对研究会稽郡的郡域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确定,无论是战国时期越国建筑还是汉代建筑,均采用了地下木构基础与地上台基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湿地环境下越国传统杆栏式建筑与中原台基式建筑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建筑考古的重大发现。

稽中遗址地层堆积深厚、出土遗物丰富,建筑基址密集,延用时间较长,各时期建筑

等级颇高,是古代绍兴长期作为我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区域中心的重要实证。

  • 河南云跻数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邮箱:yunji@yunjishuwen.com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金梭路与迎春街交叉口总部企业基地93号楼11楼
© 河南云跻数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悉知科技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2021013494号-1